| 项目概况:
1. 项目介绍:
工程属于大型地面光伏并网发电系统,利用山地资源,建成“中国最大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”山地光伏项目,总装机量50MW,整体工期为70天。
2. 项目地质条件:
位于太行山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,山体坡度陡峭,最大坡度超38°,80%以上为裸露石灰岩、强风化、中风化岩石,结构松散,极易塌孔。草木覆盖率不到20%。场址属大陆季风性气候,全年光照充足。
| 项目特点:
1. 施工场地环境特点:
结合其地形复杂,大面积岩石裸露地层条件,在本项目中:
1.1)根据地质情况采用螺旋桩基础,并对常规施工工艺进行改进。对于直接旋拧钻进困难的地区,采用小直径的潜孔锤凿成孔,在此基础上再旋拧钻进。
1.2)在微孔灌注桩的基础上,放入钢管作为加筋体,然后灌注混凝土成桩。该种工艺被广泛应用到各类岩石山地电站中,工艺成熟可靠;
2. 组件逆变器等设计特点:
2.1)光伏阵列面向正南布置,阵列支架安装倾角为38°。
2.2)光伏支架设计成插接、双抱箍等形式,具有高度可调功能,以适应地形起伏的自然条件;
2.3)立柱采取随坡就势的支架布置方案,坡度较缓的区域采用单立柱的方案,减少支架施工工程量,节省工期;
3. 项目施工特点:
对施工区域分散,沟壑纵横,坡度陡峭、机械调配、物料分拣间隔路程遥远,组织管理困难等难题:
3.1)采用滑槽技术解决山区混凝土的倒灌,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泵送和浇筑;
3.2)使用二次倒运的滑轨技术进行物料分拣,方便施工现场物料运输,使二次倒运时间缩短至原有的三分之一,加快了施工进度,节省成本。
3.3)地层结构复杂岩性不一,各类施工机械行走困难,采用牵引钻机的方式,或手持式设备成孔,综合使用多种基础形式。
3.4)采用GPS RTK技术和基础点位转换技术完成施工放线工作。
3.5)在边坡上部堆置弃土,确保边坡的稳定,在冲沟或沿河边堆置弃土时,应防止山洪造成泥石流或引起河道堵塞。
3.6)部分地面需平整回填,分层压实,每层厚度小于0.3m,压实度不小于0.95,砾石压实不小于0.90.清楚树根、杂草和尖石,铺设层面平整,并分层碾压夯实。
注:螺旋桩 微孔灌注桩 滑槽技术 滑轨技术 详细内容请点击文中红字链接。